北京法莎莉服裝廠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> 行業(yè)知識 >> 面料知識

旗袍開衩的文化史

作者: 時間:2010-09-20 02:15:07 閱讀:

 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,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“曲線美”,對旗袍不斷改進,推陳出新,力求把自己優(yōu)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。

  但這并非一帆風順,于是中西文化沖突的“拉鋸戰(zhàn)”,便被縫在旗袍上……

  從滿族婦女的服裝到流行長久的各款旗袍,首屆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上展出的旗袍系列,使人們可以從中看到記錄其上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思想史。

  旗袍原是滿族婦女服裝,本世紀二十年代初,漢族婦女開始穿著。一千多年來,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,中國女裝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線,胸、肩、腰、臀完全平直,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。旗袍也保持著這種特色。

  旗袍表現曲線美

 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,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“曲線美”,對旗袍不斷改進,推陳出新,力求把自己優(yōu)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。但這并非一帆風順,于是中西文化沖突的“拉鋸戰(zhàn)”,便被縫在旗袍上。

  二十世紀初期,盛行“旗袍馬甲”。也就是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,外套前后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。一九二六年,短襖和長馬甲合二為一,成為現代旗袍的初款式。以后兩年,旗袍在邊、袖、襟、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,增加了裝飾,出現繁復的變化。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,襲用傳統(tǒng)的直線裁制方式,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。

 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,圍繞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長,旗袍在長短、寬窄、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、領高領低等方面展開“較量”。

  開衩時高時低

  1929年,受歐美短裙影響,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,下擺上縮至膝蓋,袖口變短變小。后來又有校服式旗袍,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,袖子采用西式。

  這一改變遭到輿論非議,1931年后旗袍又開始變長,下擺下垂。三十年代中期,旗袍長度發(fā)展到極點,袍底落地遮住雙腳,稱為“掃地旗袍”。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。以后袖長越來越短,縮至肩下兩寸,1936年后幾乎無袖。

  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,旗袍在縮短袖子時,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。后來衩越開越高,漸漸高及膝部,高到大腿。由于有人反對,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。但輿論壓力一減小,袍衩又迅速升高,1933年后流行大開衩旗袍。

  傳統(tǒng)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,外加高高的硬領。三十年代初期,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,到一九三四年后,女性身材的曲線終于全部顯露出來。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,后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。

  在傳統(tǒng)與現代、維護傳統(tǒng)的“善”與追求美的思想潮流碰撞中,旗袍越來越貼近時代、貼近生活,脫離原來的樣式,變得經濟便利、美觀適體。

  文革也革旗袍的命

  但是,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期,旗袍被說成“四舊”、“封、資、修”。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出國訪問穿了一身旗袍,在“文革”中竟成了一大罪狀。

  中國的改革開放,促進了思想大解放,原來單調的黑、灰、藍色被五彩繽紛取代。消失三十余年的旗袍又重新穿在愛美女士的身上。

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范文海說:“在中西文化交流中,旗袍成為一種中西合璧、具有海派風格的女性服裝,成了中國婦女的國服。”

  中國的民族服裝服飾難以計數,僅在本屆博覽會展出的就有三千四百多套。盡管民族服裝很美,但由于縫制復雜,穿著煩瑣,很多人已不再穿著。但旗袍卻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日益受到青睞,成為中國一道流動的風景。

文章TAG:旗袍開衩的文化史

相關文章